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与趋势:2024年网民规模已经突破11亿人

来源:网界网 | 2025-01-17 15:01:45

 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(CNNIC)发布的第55次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,中国的互联网生态在2024年展现了快速发展的态势,尤其在网民规模、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。

  截至2024年12月,中国的网民规模已经突破11亿人,达到了11.08亿人,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攀升至78.6%。这一数字表明,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几乎每个中国家庭都能够接入网络,互联网的普及为各类数字化服务的推行提供了基础。

  在互联网基础设施方面,IPv6的部署持续推进,至2024年12月,IPv6地址的数量达到了69148块/32.较上年增长了1.6%。IPv6作为互联网的下一代协议,具有更大的地址空间和更强的扩展性,为未来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。此外,中国的域名总数已达到3302万个,其中“.CN”国家顶级域名数量为2082万个,显示出中国互联网的本土化程度不断增强。

  5G网络的建设也取得了显著进展。截至2024年11月,全国已建成5G基站419.1万个,较去年增加了81.5万个。5G的普及为高速数据传输和更多创新应用的落地提供了支撑,而蜂窝物联网(IoT)终端用户的数量已达26.42亿,占移动网终端连接数的59.6%。这些数字表明,5G和物联网技术正在逐步融入到日常生活中,为未来的智能城市和工业互联网奠定基础。

  对于农村地区的数字化发展,报告也给出了积极的信号。截至2024年12月,中国农村网民规模已达到3.13亿,占总网民的28.2%。同时,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的建设也在加速,截至年底已累计建设33.78万个。这些发展使得农村地区的数字鸿沟得到了有效弥合,农村居民的互联网接入和物流配送服务得到了大幅提升。

  在人工智能领域,生成式AI产品在中国的普及速度同样不容忽视。2024年12月,约3.31亿中国人表示自己听说过生成式AI产品,其中2.49亿人表示已经使用过这些产品。生成式AI被广泛应用于问答系统和办公助手等场景,77.6%的用户利用AI产品回答问题,45.5%的用户则将其作为办公助手,显示出人工智能在中国社会中的渗透程度日益加深。

  电商和网络支付则是中国互联网生态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。截至2024年12月,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了9.74亿人,占网民总数的87.9%。这一数据继续显示出电商平台对中国消费者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。同时,支付领域也在推进互联互通,支付宝、微信支付和云闪付等支付平台已经实现了线下条码互认互扫,提升了用户的支付体验,促进了数字消费的普及。

  在配送领域,外卖平台也在不断创新。2024年,外卖平台开始尝试在社区、景区、公园等多场景下开展无人机外卖配送,已开通超过53条航线,以满足消费者对时效性的需求。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配送效率,也为未来无人机在商业应用中的广泛推广奠定了基础。

  总的来说,2024年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,无论是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,还是在数字经济应用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上,都展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。随着5G、物联网、AI等技术的不断成熟,未来中国的数字化转型将继续深入,推动社会各个层面的智能化发展。

相关阅读

每日精选